发现于云南下关沱茶-1/,我们知道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,其中紧压茶包括普洱茶饼、方茶、沱茶和圆茶。我们常见的普洱茶种类有:饼茶(七子饼茶)、沱茶、砖茶、方茶、小金陀(砖)、老茶头、茶化石等,此外,还有规模比较大的金瓜贡茶、茶屏、柱茶,1.对于沱茶,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“云南沱茶”,一种是“云南普洱沱茶”或“普洱/”。
普洱茶的术语名词解释:普洱茶是由生长在滇西、滇西南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每日萎凋(晒青)后制成。其中又分为生茶和熟茶。生茶:云南西部和西南部生长的大叶茶,每日萎凋(晒干)后直接压制成饼、坨、砖,称为生饼、坨、砖。不被压制的叫毛茶。熟茶:生长在滇西、滇西南的大叶种茶,经过每日萎凋(晒干)、熬煮、堆酵,称为熟饼、熟坨、熟砖。沸水和堆发酵过程中的晶块称为茶头。
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人为控制湿度和温度来发酵茶叶,达到快速成型的目的。据说100公斤茶叶加40公斤水进行堆发酵,在适当的温度下发酵3到7天后。日落:又称日光萎凋,俗称晒青,即刚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在太阳下晒到一定程度。现代也有热风萎凋。但是据说被阳光晒枯的茶叶质量比热风晒枯的好。干藏茶:普洱茶是后发酵茶,是茶叶在正常环境下(非高温、高湿、人工)自然发酵而成,也叫无菌发酵。
先看年月,假特陀基本是2004年4月。二是看保质期。下关在2006年之前的保质期是36个月。2004年,看到长期保存没有保质期,肯定是假的。第三是看面条,材料的特性,压力的松紧等。很多老下关茶油一看就能是假的。下关沱茶辨别真假的常识A级沱茶:A级沱茶是下关工厂生产时间最长、产量最大的常规产品。A级沱茶1951年投产,一直持续生产至今。
A级沱茶,高约4.3厘米,外径约8.3厘米,早期使用“中国茶叶商标”,1992年起注册“松禾”商标。1992年,松鹤牌沱茶(内销)注册商标正式启用。(非常重要)1996年,茶厂决定将厂标作为产品标志,压在A级沱茶上,取代原来压在A级沱茶(更重要)上的“A”字。2008年没有工厂版的休闲装和盒装嘉拓,只有FT定制的一款绿盒嘉拓。